2018-03-15 12:09:20
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文联副主席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
民间文学艺术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历史性、民族性、集体性和地域性,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迎来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战略机遇。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加大涉及?;ご泻胙镏谢判愦澄幕煞ü媸┬辛Χ?,进一步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有关部署,加强民间文艺的知识产权保护,对促进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传下去,实现文化繁荣、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具有基础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诿窦湮难б帐醯闹恫ū;び朐擞玫母丛有?,为有效应对包括将境外产品冒充中国民间艺术品在中国和世界范围内出售,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象和声誉,以及因侵权产生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应对信息时代侵权形态的多样化、动态化、隐秘化趋势, 就加强民间文艺知识产权?;ぬ岢鋈缦陆ㄒ椋?/p>
一、加强立法?;ぃ贫ǔ鎏ā吨泄窦湮囊罩恫ū;ぬ趵?,以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确认和?;っ窦湮囊兆髌芳按丛煺叩暮戏ㄈㄒ?,保护和激发民间文艺创造力。出台《中国民间文艺知识产权?;ぬ趵酚兄诖痈旧衔窦湮囊沾蟹⒄固峁┓芍贫然?,即不仅通过知识产权?;ず图だ哂卸来葱?、首创性的新作品、新技术、新知识等“智力创新”成果,同时切实?;ず头⒄拱窦涫止ひ赵谀诘淖魑爸橇ψ试础钡拇澄幕ㄒ妫⑼晟葡喙氐拇持丁⒁挪试?、民间艺术形态以及文化环境和空间的保护。从而在国家层面上维护文化安全,在地域的群体的层面保障品牌权益,在传习者、传承者、劳动者个体层面保障公平贸易。在此基础上,重视立法对民间文艺知识产权利用链条形成中的促进作用,完善政府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加强法律援助,提升针对民间文艺信息服务的质量,建立知识产权服务托管平台,并利用制度培植为民间文艺知识产权保护和利用服务的中介机构,提高针对民间文艺的知识产权管理与运用效益。
二、发挥协会团体作用,建立“民间文学艺术权利主体、使用方和民间文艺家协会权益?;の被帷比叫骰?,保障民间文学艺术知识产权?;び朐擞昧夹猿┩?。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内设“中国民间文艺权益?;の被帷泵嫦蛉窦湟帐跫遥罱ň哂猩缁峁帕Φ拿窦湮难б帐踔恫ū;び朐擞闷教ǎ窦湮难б帐跞ɡ魈?、社会各方面使用方提供服务。具体通过专业委员会管理其所属门类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知识产权的?;び朐擞?,对于侵犯中国民间文艺权益?;の被崴裘窦湟帐跫颐窦湮难б帐踝髌分恫ǖ男形?,由中国民间文艺权益保护委员会出面依法采取提请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做出行政处?;蛱崞鹣嘤Φ姆伤咚希欢杂谝曰惚?、改编、表演、信息网络传播等各种形式使用中国民间文艺权益保护委员会所属民间艺术家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行为,权利归属明确则协调权利主体与使用方签署统一范本的许可使用合同,权利归属尚不明确则由中国民间文艺权益?;の被嵬骋淮浣行砜捎胧谌āM?,采取多元的方式推进民间文艺知识产权的?;び朐擞茫ㄍ骋恍被崴裘窦湟帐跫医猩瘫晟昵?、著作权登记以及专利申请;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为委员会所属民间文艺家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进行统一编码,使其具备显著的版权标识;树立职业道德规范等。整体上,发挥专业化、多层面、高水准、高效率、系统化的纽带作用,在为民间艺术家对接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同时,保障民间艺术家获得市场公平。
三、加强舆论引导,增进民间文艺知识产权?;す彩?,促进民间文艺艺知识产权?;び肜茫嵴衩窦湮囊铡按丛煨宰?、创新性发展”活力。原创和原生态是民间文艺的生命,知识产权是民间文艺的核心资产。要加强关于民间文艺知识产权?;さ男罨窦湮囊罩恫ū;さ淖跃鹾凸彩?,积极提倡地方申报民间文艺地理标志,促进民族民间文化交流传播;鼓励允许民间艺人申报家传知识产权,?;け袅倜鹁拿窦渚?;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和核心技术,尽快形成一批国家关于民间技艺的技术标准,进而开放在产权交易、产权国际交流服务、产权成果转化、资质认证、产权托管与拍卖、产权评估等方面的产权贸易,为民间艺人增收提供新的交易渠道。传统文化的保护归根结蒂是为了传承和发展,由此将进一步激活民间文艺在新兴行业和品牌创新中的活力,形成民间文艺知识产权?;び朐擞玫牧夹匝?,开拓民间文学艺术在?;ぶ写葱隆⒃诖葱轮写械男戮置?。
【委员简介】
潘鲁生,艺术学博士、国家二级教授,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系中央联系的高级专家、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中国文化名家、泰山学者特聘教授。
致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三十年来行走田野调研,开展民艺研究与保护实践,率先提出“民间文化生态”理念,组织实施 “民间文化生态?;ぜ苹?,出版《民间文化生态调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国家重大文化项目,提出构建中国“民艺学””手艺学”的学科体系,出版《民艺学论纲》《设计论》等学术专著,提出乡村发展的“手艺农村”实践项目。推进传统艺术的大学教育传承与发展,探索高等艺术教育综合改革。荣获首批“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は冉ぷ髡摺背坪?,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一等奖、“泰山文艺奖”一等奖等重大奖项。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m.wprqw.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